**今日察观**
邹善水 文//图
丰莲堂,座落在福建省连城县赖源乡千米高山黃宗村东寨自然村东寨路10号,背山面水,山清水秀,风景秀美,环境幽静。是一座藏在深闺人未知的深山人文生态佳景,每日均有当地信众光临,常年香火旺盛。

丰莲堂外景。邹善水摄

丰莲堂旧貌。邹善水摄
丰莲堂始建何年?笔者查阅《福建通志》《汀州府志》与《连城县志》,均未见半文只字记载。询问黃宗村内老人,多是摇头晃脑,无人说出一二。
一座古庙,史记岂会无从查考?居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今年8月8日,再次来到距黃宗村8公里路远的东寨自然村。走进丰莲堂,探其“诞生”之谜。

阿应探秘。邹善水摄
在堂内右侧横梁上悬挂着一口古钟。木杵撞击,其饱满浑厚的铛铛声响,回荡在东寨山谷,千米之外的茶山上也能闻听钟声余音。年轻的向导阿应偶然发现一小“秘密”:钟裙上有一行“万历三十八年铸……”小字(即公元1610年,笔者注)。大家揣测,此钟是当年从他处移入?还是首建丰莲堂时的配套之物?按照闽西客家人习俗,不论是建造寺庙还是祠堂,外埠人士一般不会捐赠铜钟之物,因“送钟”与“送终”有同音之忌讳。那么,此钟应是首建丰莲堂的匹配原物无疑。由此推测,丰莲堂始建时间约是公元1610年左右,距今有410多年了。查黃宗村史料载,其先祖“鲁国堂”是1470年从新罗万必(今万安)涂谭村迁入定居开基至今。

五仙神像。邹善水摄
据黃宗村老人传说,当年,今连城莒溪梅村头村宗罗地自然村,有位樊姓族人夜里做了一梦,意思是宗罗地要发展,须到东寨山场建-座风水庙。宗罗地距东寨约有10华里,属黄宗村的地界。怎么能去人家的地方建风水庙呢?经全村人商量后决定派出代表到黃宗村协商。黃宗村曾姓族人一听,拍掌说“这是好事!”,提议由曾樊两姓出资共建。于是,占地180多平方米,建成后取名寓意五谷丰登、莲蓬茂盛的“豐蓮堂”大字匾额左则竖写着“曾樊两姓共建”字样,悬挂于大门上方。商定共同管理。定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为曾樊两姓精诚团结的打醮日,举行庆祝五谷丰登堂祭活动。

七仙女图。邹善水摄

神猴探蜜。邹善水摄
丰莲堂为中国古寺庙建筑风格,平面布局,杉木构架塔式宫殿建筑,外观看似两层,飞檐翘角,黑瓦红墙,腾龙跃天,祥凤展翅,门楣正中屋顶与塔顶各镶有-个宝胡芦,寓意双宝双福。整座丰莲堂典雅庄重,意境深远。堂内实为-殿,正中神龛供奉呈坐式雕像的骑龙真仙、马大真仙、公主真仙、夫人真仙、华主真仙等五位仙神。
堂内侧壁上,分别有“七仙女”“神猴探蜜”“九老图”“”“精忠报国”等十余幅彩绘,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堂柱左右各有龙头朝内的飞龙缠绕,护卫着神龛内五位仙神,客家文化韵味十分浓厚。

九老图。邹善水摄

岳母刺字。邹善水摄
堂内侧壁上,分别有“七仙女”“神猴探蜜”“九老图”“”“精忠报国”等十余幅彩绘,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堂柱左右各有龙头朝内的飞龙缠绕,护卫着神龛内五位仙神,客家文化韵味十分浓厚。

孟母择璘。邹善水摄
由于历史悠久,风吹雨淋,丰莲堂如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显露出其蒼老风骨。虽经县非移动文物普查却缺文史记载,至今未进入“文保”名册。于是,赖源黃宗村、曲溪大东溪村(黄宗外迁)、莒溪梅村宗罗地曾樊两姓3村乡贤商议筹款维修。2020年,台商谢丰年捐资20万元,曾樊两姓乡贤众筹,共投入60余万元进行修旧复旧维修,费时一年,丰莲堂新貌重新展示在游人面前。

远眺丰莲堂。邹善水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haoming.com/1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