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意的广告公司名字大全!有深意的广告公司名字大全三个字。

这是一篇会得罪很多人的文章。

今天看到了一篇叫《广告公司,被互联网逼成了执行》的文章,颇有感触。文中说的大都是正在发生的现实:甲方定了品牌策略和slogan,要做TVC/KV执行,标书发出来时甚至对标参考都找好了;市场目标和媒介策略定了要做资源比价,拿到需求时你甚至发现各种资源的官方刊例都已经附上。于是,广告公司被“逼成了”执行公司。但,这是真的吗?

01 分工:把事情做对和把事情做漂亮

本质上讲品牌方要做的就是大策略大方向的定调,核心是把事情做对。正确的市场策略、合适的对标竞品和能够匹配企业基因的品牌调性是品牌方市场部甚至老板都应该深度参与的事情,把这些事情交给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全权负责,是品牌方的懒惰和不负责任。

你敢指望一帮世事未经小年轻通过三五天的百度搜索和三五篇烂大街的所谓市场报告写出的一两百页看似严谨的PPT就定下品牌的核心战略?你敢指望着“深度服务”十来个品牌战略咨询但从未深入一线营销场景的“咨询大师”在推杯换盏间给你品牌指点迷津?

如果是的,除非是品牌溢价极低的行业,那么你的品牌离死不远。做死一个品牌,广告公司还可以去接其他业务;做好一个品牌,产生的案例效应还能为广告公司带来更多业务。方向关系生死,策略决定命运,品牌方老板需要将这些东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毕竟打口炮是不用法律责任的。

再次郑重提醒各位甲方大佬,营销行业里不要迷信权威,兼听则明,在你迷茫时多叫一些靠谱的策略公司来提案做做选择题是ok的,当然发起了比稿就一定要对乙方负责。也郑告行业的所谓大咖,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基本的了解就先不要做决定,你的口炮也影响着一个品牌的生死。最后对那些入行不久的广告萌新说,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套路忽悠,我知道坚守底线这在这个行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你要想想你奥格威奥大爷在写海撒威衬衫和劳斯莱斯广告时也是先做市场的深度了解,而不是上来就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文案。不管是广告公司还是咨询公司,做的归根结底是服务的事情,决策权甲方要牢牢掌握。先把事情做对,再找专业的创意公司把事情做漂亮,把创意执行好、把投放的ROI做高。

02迷途:潮水褪去 广告公司意义是什么

这些年在广告公司里,每年都会遇到小伙伴满脸愁容地跑来问我广告的意义是什么,文案的意义是什么,策划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个尖锐但现实的问题,你在广告公司里天天加班通宵出来的50页PPT,可能在甲方的聊天窗中存活一秒就会被遗忘;你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惊天大创意,可能会被客户破口大骂你根本不懂我们品牌;你费尽心思写出来的文案,也很可能只是在甲方发朋友圈表演忠诚时的佐餐素材。然后你工作强度还大,挣得还比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少,于是无数个深夜你都会有这样的灵魂拷问: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我从业七八年时也经常在脑中闪现,但现在已不成问题。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无形中代入了两个观点:这个行业很独特重要,你很独特重要。如果这这是一份万千普通工种中的一种,比如银行柜员、房产中介、财务法务,你可能不会想这个问题。因为你是带着憧憬进入了这个行业,这个早期被泡沫充盈的行业,而你又是一个有些广告理想的中二少年。你被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思想荼毒过、你被互联网上那些被称之为大创意大营销的大案例忽悠过、你被电视剧里光鲜亮丽的行业形象欺骗过。这个是行业的泡沫,巨大的泡沫。

从2005年到2021年,中国GDP翻了五倍。但我所服务的很多品牌月费,现在甚至不如05年时;那会一个品牌VI动则百万,现在很多品牌的VI连十万都不肯花了;员工的薪资情况亦然,2005年上海人均薪资只有2000出头,很多广告人入行的薪资就已经是三五千,稍微做到资深轻松破万,那些港台新马过来的洋人CD分分钟摸到5万10万的天花板。但,那会上海房价在6000出头/平。

十五年过去了,现在广告公司新人入行依旧三五千(上海可能能到六千),经过三五年磨盘滚打做到经理/美指依旧只能到一万两万的区间,广告公司里能拿10万20万月薪的依然是那些鬼佬(当然,含洋率这几年明显降低)。

但跳出这个光怪陆离的行业背景,这难道不应该就是正常的一份工作该有的薪资区间吗?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巨坑和痛点,银行柜员除了天天面临无理取闹的客户还可能背着贷款业绩、财务法务每日如履薄冰进行风控还会被业务部门说成没事找事,金融行业薪资是高,但强度压力远大于正常行业,更动不动出个桃色丑闻…..广告,就是一份工作而已。如果认识到了这点,你还能有些理想主义,那么你适合这个行业。因为这是世俗意义上的所有工作里,一个勾心斗角最少、领导最nice、最能实现你那么一丁点才华的行业。但,你仍然只能是个戴着镣铐的舞者。

所以,广告行业的意义就是因为它存在,因为它仍然被需要。

广告人,也是。我们应该庆幸,因为潮水褪去,行业洗牌之时,如果你够努力够幸运,也许比生在05年的广告人更能找寻到意义。

03回归:广告行业的涅槃关键在于下沉和示弱

正如开篇的文章中提到,互联网公司正把广告公司逼成执行公司。不可否认,这是很多广告公司面临的现状。为什么会被逼成执行公司,因为国内绝大部分广告公司根本没有能力做策略。靠天天在央视打广告就能成就一个品牌和一个营销专家的时代过去了,靠一个方法论就能忽悠几千万预算的时代也过去了。

现在做营销一定要下沉,下沉到品牌所处的赛道、下沉到品牌直面的消费者、下沉到品牌的公司文化、下沉到电商评论区、下沉到知乎小红书等一切能够了解品牌现状的资讯渠道。

现在做营销也一定要学会示弱,什么都能做的广告人一定做什么都不精,什么行业能做的广告团队一定没时间深入了解品牌和市场。了解清楚我们擅长做什么,我们不是什么都会的神,因为甲方越来越聪明了。

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通过行业案例积累更多的行业客户,通过行业的经营积累更多的行业资源,通过行业的服务经验能积累更专业的人力资源。就在不久的过去,中国广告行业曾掀起一阵资本狂潮。国内和外资的广告集团疯狂收购各细分赛道的热店/技术公司/媒介公司,以期通过物理整合实现价值整合。但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可以通过资本进行财务整合,但千万不要进行涉及组织架构的物理整合。对于大型广告集团来说,扩张和规模是刚需,但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子公司、事业群的形式来进行相关独立的运作,这样整合后的“综合基因”才不至于稀释专业基因。

专业的广告公司做专业的事情,除了擅长某个行业的品牌服务,你还可以擅长产业链里的某一个环节,比如做视频、做线下、做social资源采买、做话题营销、甚至专门做平面视觉;你也可以专注某些细分市场的深耕,比如专做海外市场推广、专注下沉市场研究……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所在,只要公司能够将自己的核心优势放大,广告公司不会死,也不会全部被逼成执行。

否则,连执行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8101027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haoming.com/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