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 1932 年的南京小苏州,于 1937 年在南京繁华地带夫 子庙贡院街开设小苏州食品商店,生产形式为前店后坊,当时生 产的食品统称为“茶食”,有杏仁酥、雪片糕、水蒸蛋糕、方糕、 定胜糕、京果、酥糖、苏式月饼及各色苏式糖果。由于花色多, 口味极具江南特色,在南京市民心目中留有极好的印象,成为当 时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小苏州品牌也随之被市民认可、接受和 重视。不久便相继在新街口的中山南路和山西路又开设了两间分店,一度生意兴隆,信誉日增,是民众信得过名品之一,成为市 民购买馈赠的首选。
新中国成立后,小苏州逐年扩大规模,增添设备,以满足不断增长 的市场需求。在当时同行中,小苏州食品厂达到了相当规模。由 于技术力量雄厚,产品不仅质量优秀,品种和占有市场的份额在 全市也是最多最大,因此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1956 年 年产值达 90 万元,1957 年增至 104 万元,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文革时期,企业生产受到一些干扰,厂名改为“东方食品厂”, 产品规格老、大、粗,月饼也改名为“丰收饼”,但小苏州的机 器一直是运转的,经过四、五年的波动,企业又恢复了原来的生 产面貌。
文革后,小苏州在生产经营上有较大的发展,生产技术革新 蔚然成风,各种设备技改较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机修组,自己动手研制,土法上
马,创制了一些实用的 生产设备,替代繁重的 手工操作,具有代表性 的有:交切片机、桃酥机、 京果机、剪粽子糖机及 鸡蛋糕生产线。这些都 是靠本厂工人自己设计 制造的,并一直使用至 今。鸡蛋糕生产线建成 后,大大提高了生产量,班产量达到五十万 只,年生产量七百吨, 创下历史之最。老工 人张维龙、潘金喜获 省、市劳模称号。
20世纪70 年 代 前 后 时 期,市场物资、食品 生产供应相对匮乏,小苏州其间生产制作的芝麻交切片,采用易被人体吸收的蔗糖、 麦芽糖、熟芝麻仁等原辅材料加工制作,具有香、甜、酥、脆风味, 是政府机关春节招待海外侨胞、华裔商人的上乘茶点,倍添乡土 亲切之感,成为政府机关定点采购生产厂家。该产品与另一产品 高粱饴于 1984 年、1985 年分别荣获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小苏州苏式月饼和小苏州年糕、绿豆糕。 小苏州是生产苏式月饼的世家,风靡神州大地。其工艺精细、配方独特、选料讲究、造型典雅、色黄油润、层酥相叠、皮酥馅香、 松酥浓郁,重油而不腻、重糖且爽口。1988 年苏式麻油椒盐月饼 参加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名、特、优新产品评选,荣获银质奖章, 为企业的产品走向全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时值今日,每到中秋 佳节,南京的市民如果没有吃到小苏州的苏式麻油椒盐月饼,或 者长辈没有吃到晚辈孝敬的苏式月饼,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
小苏州绿豆糕工艺独到,采用纯绿豆粉、加以其他辅料,呈 淡黄色,结构松软,富有弹性,其味道甜美,清凉可口,入口即化, 还能消暑解毒,清肺利痰,是南京每个家庭端午节的必备佳品。
小苏州年糕采用江南糯米、粳米、猪油、桂花等天然果料、 原料经磨粉、搅拌、蒸制而成,具糯、软、香的特色,可煎、炸、 蒸多种吃法。近来,在蒸制年糕的基础上,又推出了锦鲤年糕, 锦鲤年糕用豆沙、莲蓉、香芋等原料作为馅芯,把年糕制成鲤鱼 形状,喻作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含义,成为春节百姓餐桌上不可多 得的一款靓丽的点心主食和馈赠亲友的亲情之礼。每当春节前后, 小苏州年糕销售占全市场销售的 90%。
2004 年初,小苏州食品厂按政府有关政策进行了整体改制, 成立南京小苏州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开发新产品,建 立销售网络。目前“小苏州”品牌中式糕点已成为南京市消费者 春节、端午、中秋三大节日的首选消费产品。“小苏州”成为南 京地区及毗邻县、市各大商业网点(苏果连锁超市、麦德龙超市、 沃尔玛超市、江苏华联超市,中央商场、南京商厦等)的重要供 应商和星级酒店、宾馆、饼屋、生产厂家、商场、企事业单位加 工生产月饼和中式糕点的星级加工生产单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销售网点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到 500 余家,企业 产量、销售额逐年稳步上升,上升幅度为 20%,上交国家利税、 职工人均收入均逐年稳步增长。2006 年职工收入和 03 年相比提 高了 46%。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苏州 人把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的生命,从原材料的采购渠道、原辅材料 品质、生产加工全过程,层层把关,每道工序实行责任制,责任 落实到人,以保证所有出厂产品 100% 合格、安全。在历次国家、 省、市有关部门质量抽检中,合格率为 100%。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haoming.com/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