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高邮晏河“大晏小晏”祠堂?祭祖?500年讹传之谜
高邮市姓氏文化研究会 晏金洲
2022年4月19日
高邮市周山镇晏河村(今属双河村)是一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据祖辈口传,始祖晏丑第为明朝都指挥官来高邮。地名晏河在清末民初称呼为晏家河。这个地名从民国版《高邮州志》中可以看到历史记载。高邮市周山镇晏河村(今属双河村)的晏氏人数约2200人,晏河村的晏姓总人口数是江苏省内晏姓族人聚居地人数最多的村庄。其中上世纪文革期间拆除的晏氏祠堂(堂号:久敬堂)始祖为明初钦命都指挥官晏丑第,已传至23代人。但东庄晏氏家谱记载的始祖是晏以义,已传至20代人。

高邮晏河东庄民国晏氏宗谱(2013年3月晏金洲拍摄)
2013年4月我回老家时,用相机拍了东庄晏氏宗谱并保存到电脑里。9年的时间等待,终于在2022年4月19日,我依据江西省南昌县沙港镇晏明山提供的家谱,沙港支的始祖是以“晏以智”为始祖发源。经追溯江西沙港晏氏宗谱,发现晏以礼、晏以智、晏以义为三兄弟,“礼、智、义”取名很明显源于“仁、义、礼、智 、信”。晏以礼、晏以智的父亲晏思敬,晏以义的父亲晏思名,晏思敬和晏思名的父亲晏君显,经查清乾隆三十二年《重修东南晏氏宗谱》得知,晏君显是东南晏氏始祖(唐末进士)晏墉的第十五世孙,东南晏氏四世祖晏亮(北宋宰相晏殊之五叔)的十一世孙。
江西《重修东南晏氏宗谱》记载第三代——晏郜,据《晏氏宗谱》记载其字虔夫,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生,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卒。晏郜留居临川沙河,娶妻傅氏,生子八:旦、固、谏、情、亮、聪、贞、渐;加上晏邵生七子,十五兄弟先后分徙宜丰、临川、上高、新建等处。因孙晏殊贵,赠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江西南昌沙港支晏氏宗谱(江西 晏明山拍摄)
高邮晏氏有三支迁移地,一支晏大庄、晏小庄即老晏河集镇周围的晏氏族人从苏州迁来高邮。还要一支晏姓明崇祯年间从仪征瓜洲(晏殊曾孙晏孝广后代)迁来高邮。今又查谱确定晏河东庄晏氏从江西南昌迁来高邮。还要东庄晏氏族人祖辈口传始祖是在苏州做布匹生意,大约在明朝正德年间迁来高邮。
晏河村晏大庄、晏小庄的这支晏氏祖辈口口相传,清朝晚期兴建的晏家河的晏氏祠堂是不允许东庄晏氏族人来祭祖的,一直说东庄晏氏始祖是晏大庄、晏小庄晏氏始祖明朝都指挥官晏丑第家的佣人长工,为避免被外姓欺负,改和主人姓晏了。实际上是讹传。 经?确认?寻根对上号,终于解开了500年谜底。
因为不是同一个迁高邮的始祖,已经不属于同一支,1000年前才是一家。难怪老晏河村的晏大庄、晏小庄这一支长辈口口相传说他们东庄晏氏是小晏,原来是晏郜生八子,东庄是老五晏亮支,晏大庄、晏小庄这一支是老二晏固支(北宋宰相晏殊之父)。

东南晏氏重修宗谱(2011年校刊电子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haoming.com/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