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潮湿迷离春意朦胧的香椿树街,依然是那些发生在残酷青春里的成长故事,但更多的是对这个物欲横流、人性沦落的当下的无情控诉。当我们沉浸在苏童娓娓道来地叙述中,跟随这些草根细民穿越时间的隧道,走到充满破碎生活和绝望情绪的当下,看到悲剧无可挽回的上演。
那些闪亮迷离的日子,绝望无助的情感和破碎的日常生活,仿佛飓风穿越耳畔,沉浸在苏童如水的文字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苍白生活的所有过往,那些被时间的刀锋划过的凌乱青春。
《黄雀记》讲了一个“黄雀在后”的故事,故事本身其实司空见惯,平淡无奇。小说分三段: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和白小姐的夏天。以三个主人公为视角讲述了因为一场貌似偶然发生的罪恶事件衍生出的一系列悲剧性故事,这期间宝润、柳生和白小姐在香椿树街演绎了他们青春的纠缠,生命的纠结和悲剧性的结局。
小说的第一部分《宝润的春天》舒缓而冗长,苏童的耐心铺陈对当下急不可待的读者是一种折磨。在苏童从容平淡地写了5万多字后,我们的主人公还一个也没有出场,恰似我们漫长的童年时光。在仿佛无限漫长的绵绵春雨后,淳朴的宝润出场了,他对白小姐的单恋和追求是如此笨拙可爱、纯粹绝望,在精明的有些狡诈的柳生面前,单纯的情感仿佛不堪一击,各种阴差阳错最终导致了“黄雀事件”的发生。
在这个事件之后,宝润的青春死了,悲剧的种子由此埋下。
在第二部《柳生的秋天》中,我们熟悉的那个精明狡猾的柳生再也不见了。他善良的本质和卑微的生命追求逐渐显露真容,“黄雀事件”彻底摧毁了他的青春和自信。在此后的苟安生活中,委曲求全,忏悔和赎罪成为他生活的主线。而在快速奔涌的生活背后,“黄雀事件”的阴影一种都笼罩着他,他其实一直在承受着罪恶冲动带给他的惩罚。
几乎所有小说的高潮都在最后一部分,而在由不同视角构成的小说中,我们常常将最后的叙述者作为核心内容。在这部小说中也是如此,小说给我们最大震撼的当然是这个任性执着,随风漂流的小仙女,这个让人爱恨交织,无限同情的白蓁小姐。在现实中,她是我们所不齿的“小姐”,是破坏家庭的“小三”。然而梳理白蓁的命运变迁,她卑微的生命注定遭遇太多的劫难。从小没有亲人的她偏偏天生丽质,任性乖张,这注定了在她面前面临太多的诱惑和劫难,宝润、柳生还有这个残酷的社会都是隐藏在她生命背后的黄雀。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像野草一样生长(其实,白蓁的“蓁”字,就有野草丛生的意思),在风沙扑面的残酷环境中,茁壮成长又饱受摧残。她别无可赖,只有利用她唯一的资本,美貌和风情,她貌似洒脱的适应,其实遮蔽了自己麻木的内心。她放下羞耻试图杀出一条血路,然而残酷的命运就像无情的流水,她的命运注定在随波逐流中难逃悲剧的宿命。显而易见,苏童在白蓁小姐身上凝聚了无限的同情,她身上的“红字”反射的是社会的沉沦。从这个意义上讲,苏童先锋依旧,他依然是那个流淌着少年血的悲愤作家,以这样一个平淡的故事对当下社会展开了入木三分的批判。
在我看来,《黄雀记》是苏童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高峰,获得茅奖实至名归。他的文字中依然洋溢着春意迷离,夏日迷狂和骨子里的苍凉,而在娓娓道来,甚至不乏幽默的叙述中,进一步显示出他在残酷冷静和优雅从容背后不动声色的大家风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haoming.com/4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