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诗词对联格律你懂么,此前的康震、郦波、蒙曼等教授,在诗词上都纷纷落坛出局了,即“学者”是那么好当的么?其实此篇《对“江河湖海浪滔滔”下求上的出联与词语的分析》是一篇对此联的分析论述文章。看看你对的这个联句:“樟楊松槐林森森”。
一、此文你没有读看
我此文你绝对没有看,甚至你连标题说的是什么你都未懂,因为你自己不知道的是——你对的这个下联问题太大了。如《对“江河湖海浪滔滔”下求上的出联与词语的分析》一文中这段:『此求对上联的“江河湖海浪滔滔”,用字之偏旁部首都是三点水,即每个字都含水是由水组成的,对之难度在于须用相同的偏旁词义的七字以对之;且此下联二四六平仄平合律,须以仄平仄对之;其尾字用了“滔滔(形容大水奔流貌)”叠词,这又加增了其它部首字对的困难。尤其是“江河湖海浪”连用五个大名词,呈得磅礴大气、恢宏奔放、充满动感,故吾方以山和木之偏旁之静和充满生命力之物以对之,复修改重发,着实费力。』你如果看了,懂里边说的是什么,你绝对不敢再到此文下留这么个外行的下联。否则便证明你对诗词、对联懂的程度几乎为零。
如果是一般人我就不会这么严格地对待说什么了,可到你那里一看,有“大学”和“文化学者”这么大的光环、头衔——尤其是后者,觉得实在不配,故不能不说几句。
二、你之“樟楊松槐林森森”之对的问题
1、联律和偏旁对仗问题
江河湖海浪滔滔
樟楊松槐林森森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平平
“四”处字,新旧韵皆平。“槐”,《平水韵》为灰韵,音回(huí);佳韵,音怀(huaí),皆平,新韵亦平。
即:①你对的这七字犯了大忌,因为全是平,失对失粘。程度不如一个平常会作格律诗的农民工,便也证明了你作不了格律诗;②“滔滔”尾平,如标题所云“对“江河湖海浪滔滔”下求上的出联…”这是下联求上联,本应遵循“仄起平收”,对仄尾的上联,而你却偏偏整出一个“森森”叠词平尾;③其实“森森”,根本就对不上“滔滔”,因为两个叠词不是同字类。“滔滔”是三点水之偏旁部首字,而“森森”非此类。然而可叹的是,还有一个广西75岁的退休老教师,对的是“松柏槐扬树森森”,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教学的(怎么教授国学国宝诗词/格律的)。
对此下联,不仅要平仄和词性对仗,还要在用字和气势压住它,否则会头轻脚重之犯忌。请看我此文中的三联:
上联:巘崿岭峤峰嶾嶾;
下联:江河湖海浪滔滔。
上联:蘭茉菊荷花薾薾;
下联:江河湖海浪滔滔。
上联:椴栎柏樟枝槸槸;
下联:江河湖海浪滔滔。
2、看看我之对的联律
这是我在《下联:江河湖海浪滔滔,如何对上联?》一文中,之答对的三联与列的“联律”:
『三联,依《平水韵》。
1、第一联
巘崿岭峤峰嶾嶾
仄仄仄平平仄仄
江河湖海浪滔滔
平平平仄仄平平
2、第二联
蘭茉菊荷花薾薾
平仄仄平平仄仄
江河湖海浪滔滔
平平平仄仄平平
3、第三联
椴栎柏樟枝槸槸
仄仄仄平平仄仄
江河湖海浪滔滔
平平平仄仄平平』
除此文之如此应对,文章里还有对整联的注释。
三、再看看友们应对之高的水平
1、雾露雪霜雲霭霭
这是一个叫“竽笙1”的友,在7月14日对的:
雾露雪霜雲霭霭
江河湖海浪滔滔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不仅平仄词性对仗工整,抑扬顿挫韵律到位,且用字和气势上也能力压下联。故我赞曰:“非常工整,功夫老到![赞][赞][赞][赞][赞]”。
2、莲藕荷花芦荡荡
这是一个叫“灵敏风筝”的在今晚23点,正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对的,程度如上:
莲藕荷花芦荡荡
江河湖海浪滔滔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此上联,是按原本的平仄格律对的,故我赞论:“工对,自然流畅,实在棒!不像我对的那么费劲[微笑][呲牙][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666]”
这二位,都是普通大众行家中的一员啊!可你这个“文化学者”与之相比,差之远矣。
缘今有组长招呼,此感慨之文,就发在小组里吧。
杲杲湖山
2022年9月15日晚(23:24)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haoming.com/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