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扬州十日清军屠城不存在的这帮人,其实你们应该好好查阅一下史料,不要因为你不相信,就直接把很多证据屏蔽。今天咱们就来唠一唠,扬州十日到底有没有这事?

有很多朋友说,这本书是小鬼子伪造的,清朝末期革命党从日本带回来的,是一本抗击清政府的政治宣传册。说它有宣传作用,没毛病,但是你因为它有宣传作为,就否定真实性,这不合理吧?
清朝咸丰年间公开编纂的史书《小腆纪年.卷十》,作者就引用了《扬州十日记》的内容 :“ 臣咨曰,予读王氏《扬州十日记》,言可法抑万里长城之黄得功bulabulabula

可见在清朝时期,中国是有《扬州十日记》这本书的。甚至更早时期,清朝道光年间公开刊印的《荆驼逸史》中也收录有《扬州十日记》的全文。

后来刊印的《明季稗史汇编》中也有《扬州十日记》全文。

刚才这几个史料证据,百度百科就写得明明白白。
其实本书在清朝一直都有秘密流传,只是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想必大家都听过,那是极其严酷的,在这种情况下,这本书仅仅是在江南流域秘密流传。为啥能秘密流传呢,因为当时要毁的禁书比他内容劲爆得多得多,各种明季稗史。
在乾隆53年,军机处就上奏皇帝请求,销毁的书籍里就有这本《扬州十日记》。民间对于扬州大屠杀的记录其实不少,比如明末清初的邢昉写的广陵行,就有对扬州大屠杀的记录。满洲将军跨大马,史相堂堂坐敌楼,杀戮不分老与少,十家不得一家在。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也有诗写道,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围。这也可以佐证,扬州十日屠城这件事的存在。


有人质疑,为什么作者能够听懂满洲士兵跟他对话,因为他们准确说都是旗人,这里边有满八旗,也有汉八旗,很多汉人就是包衣,很小的时候就跟满族人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之间互相是可以满汉语双语沟通的,满兵会说汉语很正常。作者在书中也描写到,当满兵互相沟通的时候,他们就说的是满语,这不就对上了么。比如我们这广东人跟我沟通就说普通话,他们之间就讲粤语。
还有很多网友,包括东北那边某个爱新觉罗的后裔金姓专家,和某位阎姓的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专家,都揪着80万这个数字不放。这个数字当时其实很难统计的,作者是一个文人,在惊慌之下,后来靠回忆写的日记,数字只能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他的感受。而计六奇《明季南略》记载“扬州烟爨[cuàn]四十八万,至是遂空。“跟八十万这个数字又有很大偏差,当时原闯贼手下高杰也先后在扬州进行过烧杀抢掠的行为,一会儿明军来,一会儿清军来,一会儿城外人往里边涌,一会儿城里人往外跑,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统计到真实数字的。但是数字不准确,不代表这个事没发生,就像现在民间统计南京大屠杀可能有55万人受害者,但是官方给出的是30万受害者,那你说南京大屠杀存在吗?

好多人扣帽子,说讲这些是挑拨民族团结。
其实我说跟作者的目的一样,尊重历史,正本溯源,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现在虽然还有满族,但是这些满族同胞早就被汉化了,还有多少真正号称是八旗子弟后裔的,拿这个出来炫耀的吗?我就是辽宁的,我同学有的是满族人,蒙古族人,都是中国人啊,有啥区别吗?除了回族不吃猪肉,跟我们有点区别。但是以前的历史我们要知道,这有毛病吗?民族团结和尊重历史并不矛盾。就像有个网友说的,如果说这些事真的就不团结了,就破坏国家稳定了,那咱也焚书坑儒得了,一把火把首都图书馆点了不完么。
既要铭记历史,也要民族团结,这才是我们新中国跟旧社会的区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haoming.com/1807.html